时期,其实拼的是人。武器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再坚固的堡垒,也能用暴力摧毁了。
人不行,士卒不行,那还打什么仗?
最起码,要等蜂窝煤作坊把禁军中的老弱病残全都剔除出去后,再操练个半年左右,张正书才敢把这个法子全盘托出。没有合格的士卒,武器再强大,战术再先进也是没用的。因为人不行,拿什么去执行战术?
就好比一个天下无敌的统帅,但他手下的士卒全都是老弱病残,跑都跑不了,这样的军队怎么打得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当然了,禁军还没烂到那种地步,不过也差不多了。特别是开封府等中原州府的禁军,因为承平太久,已经烂到骨子里了。张正书敢保证,即便是同样战斗力衰退的辽国铁骑,也一样能把这些禁军揍得满地找牙。更别说,如狼似虎的金兵了。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了。为什么历史上的靖康耻,有着数十万勤王军队的大宋,会败给区区几万人的金兵。
打仗,有时候看得并不是人多。而是士卒素质、后勤、士气、战术、国力、武器……越是前面的因素,就越是重要。士卒素质,随着朝代的变化,也有不同的要求。好比在秦汉之时,猛将还能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