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那样的顽固,腐儒,抱残守缺,愣是不知变通;但儒家也还有一些人,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平心而论,儒家的存在,自然有它的理由,大抵上也是有好处的。但儒家独大的弊端,也太明显了。别的不说,就一条——儒家不适合拿来治国,就已经是原罪。
汉宣帝那句话说得好啊,“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儒家另一个弊端,就是“是古非今”了,一味崇古,贬低今人,那本身就是种错误。可笑的是,这种错误,不仅在宋朝的时候后,连带后世一样存在!可见,儒家荼毒之深。
最后一个弊端,就是“不达时宜”了。其实儒家就是一门哲学,拿哲学来治国,连方法论都欠奉,或者是不严谨,又怎么能“达时宜”呢?
张正书深知,儒家难以完全取代。
但是,改造儒家还是可以的。怎么改造呢?就是潜移默化,革除儒家的弊端。
其实,很多宋朝大臣也意识到了儒家的不足,也会自己翻看法家的书籍。比如范仲淹、韩琦、王安石等等名臣,都是外儒内法的代表性人物。也正是因为他们半桶水,不知道怎么周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