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的国度里,孝顺和知恩图报的人总是会被认为是好人的。换句话说就是,哪怕一个汪洋大盗,他知恩图报,也能被津津乐道。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就是儒家治国的弊病之一了,只讲道德不讲原则。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常常是这么看问题的一个好人无心做了一件坏事,立马就成了恶人;而一个坏人偶然做了一件好事,就立地成佛了。
荒谬吗?
太荒谬了,可这就是宋人,乃至后世大部分中国人的看法。不得不说,儒家影响中国太深远了,有积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也不少。当然了,这和儒家选择的方向有关,也和历史大势有关。如果不是宋被元灭了,理学不会异军突起的;如果不是朱元璋成了皇帝,大力提倡程朱理学(朱元璋把朱熹奉为祖宗,自然要提倡程朱理学了),儒家也不会迂腐到那等地步。
说实在的,宋朝的腐儒虽然迂腐,却胜在有坚持,甚至敢为他们认为的真理而死。但是明清的儒者会吗?不,大部分儒者都选择明哲保身,卑躬屈膝。这就是差别,这也是儒家选择的方向。
说白了,儒家已经成为了统治者粉饰的工具,只要有用,就拿出来用一用,至于儒家积极的一面?他们才不理会,任由自生自灭。所以,才有“饿死事小,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