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吗?肯定是无法拒绝的。而且,上面还写明了这人捐钱多少,修了多长的路,这都是财力的象征啊!
再加上张正书暗中派人去宣扬,这修路就是做好事,做好事自然是得神明庇佑的。宋人都很信鬼神,有了多种暗示,还能确立社会地位,这种好事岂能不趋之若鹜,蜂拥而上?
就连张正书都没想到,宋朝的有钱人居然这么多。
不到一个月,开封府到大名府的路,都有人捐了。甚至有人想捐钱修路,都赶不上趟了。没办法,张正书“不得已”开启了从开封府到京兆府的修路工程,一下就得到了半程路程的捐赠钱银。
最让张正书欣慰的是,修路最大的好处,是带动了就业。
开封府最多什么?
流民,而且是有力气的流民。这些流民,大多是在三十多岁以上,身体还算健壮,但就是达不到禁军的要求,所以没有被强征入伍,只能在开封府周遭混饭吃的。最多的行当,是做挑夫。
可做挑夫辛苦不说,赚的钱也不多,甚至可以说连温饱都混不上,算是开封府最底层的人士了。这修路,别的不需要,就需要大量的人手搬搬抬抬,要是肯学的,还能参与搅拌水泥,铺路……
张正书向来优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