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高的大宋,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试想一下,如果《水浒传》里描写的是事实,有工作的杨志会上梁山吗?还有,像杨林,吕方,郭盛,王英,郑天寿,朱武,史进,孔明,孔亮,阮三等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们会做强盗吗?
如果大宋有那么多工作岗位的话,这些人再不济,也能混口饭吃吧?还有,如果有选择的话,谁会去做贼啊?老老实实做一个良民不好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张正书觉得,如果大宋的就业率高一点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走投无路的人了。而各地的起义,也会少很多。比如张正书这两年来,不遗余力地帮很多人都建立起了小作坊,甚至他信得过的人,比如李家村有头脑的人,都得到了不少关键性的技术。
因为这些作坊,大多开在开封府周遭,所以开封府已经人口多得不能再多了——没办法,谁让这些作坊都大量招工呢?
这样作坊集群,是有点产业聚集的效果。但人多了,市场也就被瓜分得更加细了。怎么说呢,好比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作坊多了,同行自然也就多了。自古同行是冤家啊,你多赚一点,同行就少赚一点,这能不是冤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