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听,一边暗叹到苏熙真的是一个科研人才,这样的人才,为啥大宋就那么几个呢?要是多几个的话,都不用他培养了。好在,张正书在技校里也建立了图书馆,里面可谓是各种学科基础都有。为了抄写这个,张正书花费了不少心机的。为的是啥?除了减少攀爬科技树的时间,张正书更想完善中国的科学思想,不要像正史这样,明明有着极其伟大的发明,却愣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更没有可以研究的脉络,这是很不应该的。
当然了,这样的图书馆,绝对是被儒家嗤之以鼻的,汴梁城中的那个图书馆也是这般。可以说,基本上就是一些不懂事的娃娃,进去看小人书的多。张正书也想利用一些图画,引导某些有天分的孩子。为了制作这小人书,张正书也出了不少气力。
没有人认可图书馆不要紧,关键是张正书觉得值。慢慢的,自然会有一些人,认识到这些书的价值,自己跑来研究了。
听管理图书馆的雇员说,还是有不少人对西洋之学有兴趣的,甚至还抄录了回去。还有一些商贾,看到了《国富论》、《资本论》也是两眼放光。张正书觉得,能有这样的效果,也是值得了。
“……小官人,你说那水力锻机,果真能行?”
苏熙是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