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最后之所以选择归隐,说穿了,就是和康熙帝距离越来越远,不情愿再当奴才。
同时也能看出韦小宝的聪明,因为他就算高官显爵,被封一等鹿鼎公,封抚远大将军。
可奴才终究是奴才,韦小宝在满清朝堂中,也只不过被众人视为是小丑弄臣。和明珠、索额图、杰书那些满洲人精相比,他一个汉人混混那点手腕和心机究竟玩得过谁?
就说多隆那个粗胚,他可能是真的弱智到连是姓韦的捅了他心口一刀也没数么?
无非是皇上的脸面,大家都在官场混,不伤和气。
一旦康熙的宠信消失殆尽,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你可以把《鹿鼎记》当做一个寓言来看,一个满清为什么能奴役几亿汉人两百余年的寓言。
原著中,韦小宝出身于满清作恶最多的扬州,耳熏目染满清之残暴罪恶,十分崇拜大明英烈,崇拜那些反清复明的好汉。
然而,当他遇到了康熙,成为一步登天的韦爵爷后,便不断地在满清和红花会只见犹豫不决了,最终虽然没有彻底成为满清皇帝的重心奴才,却也选择了退隐不问世事。
从这里面,我们便能看出一个满清为什么能奴役几亿汉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