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睛,他想到了夏侯兰,想到了那些投奔他的常山老乡。
在刘备身边,赵云一直行事非常谨慎,凡事都要避嫌。
关羽张是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赵云虽然很早就追随了刘备,但刘备对他,远不如关羽和张飞。
夏侯兰是赵云的同乡,在博望坡被擒,做了刘备的俘虏。
当时赵云念在同乡的情谊,不忍夏侯兰被杀,向刘备求情。
赵云很少开口替人求情,自从追随了刘备,他也没有跟刘备开口要过什么,一直兢兢业业,严于律己。
这一次他破例了,但刘备并没有答应。
退而求其次,赵云向刘备推荐夏侯兰,说他精通律法,自己可以劝说他我刘备效力,刘备这才答应不杀夏侯兰。
后来,赵云为了避嫌,主动向刘备提出,把夏侯兰调离自己的队伍。
因为赵云在关系,经常会有常山一带的同乡前来投奔,盼着能在赵云的帐下效力,赵云担心刘备会的对自己不满,主动把这些老乡安排到别人的队伍中,追随刘备十几年,赵云的身边,一个常山的同乡都没有。
在人情至上的中国,出门在外谁不想和熟人在一起,夏侯兰也好,其他同乡也好,赵云却一个也没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