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贵来报,说贾政传他,宝玉以为贾政是要说武荫之事,便离了怡红院匆匆而去。
谁知此时贾政竟叫来了一帮清客幕友,在谈论这寻秋之胜,宝玉于是站在一旁,不好在这时多问什么。
贾政接着向那些清客幕友说起了姽婳将军的事情,又说:“此事正乃千古佳谈,且合‘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都要作一首挽词。”
众幕宾听了,都忙附和了起来,正说话时,贾环、贾兰两叔侄也到,贾政同样命他们两个看了题目。
他两个虽能诗,但较腹之虚实,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路,若论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若论杂学,则远不能及,第二件,他二人才思 滞钝,不及宝玉空灵娟逸,每次作诗都像是现在的文人在作八股文,未免拘板庸涩。
总之,贾环、贾兰的诗词,押韵、扣题都是不差的,唯独少了诗词的灵魂,往往总是空泛而无味。
贾环贾兰二人近日当着多人皆作过几首了,胆量逾壮,且贾政又说谁作得好的便有赏,便都低头思 索了起来。
那些清客相公,也个个摇头晃脑,参与其中。
过了不知多久,贾兰先作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