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样一来打通江北,威逼清廷要害,如有机会的话甚至可以直捣黄龙,以复天下。
说实话,董大山的北上建议令许多人不由得动心,如能做到此步那么可以说定天下为之一役。但对于董大山的北上建议,也有人当即提出反对,首先江北不同江南,更不同福建和两广,渡江而击不难,拿下扬州也不难,可拿下扬州后就得北上中原,无论是入山东还是进河北,大明就将直接面对清军的主力,而且平原作战拥有大量骑兵的清军有着先天优势,虽说大明的火器犀利,可毕竟机动不足,对于后勤补给要求也高,一旦在中原陷入苦战,那么非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导致巨大损失。
除此之外,还有祝建才和王致清等部的不确定因素,如果清军到时候把主要目标对准大明,那么等于为其二部做了嫁衣,就算到时候打垮清军,那么三部汇聚中原必有大战,到那时候大明就算再兵强马壮,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谁能保证是最后赢家呢?
为此,众人顿时争论不休,一时都难以说服对方。其实这也是朱怡成在考虑的问题。这些日子,朱怡成同样是为南下还是北上迟疑不决,尤其是出了川中如此大事后,他更是举棋不定。
正如众人说言,南下有南下的道理,北上也有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