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此人姓黄名履庄,扬州人士,今年五十有三……。”
“五十三了?”朱怡成一愣,他没想到这个叫黄履庄的士子居然有这么大的年纪,在这时代,七十就是古来稀,普通人活到六十以上就算是长寿了,如果在贫寒之家,许多人的平均寿命才不到五十,像黄履庄这种岁数的人早就做了爷爷辈了。
“你说他是扬州人士?这么说是从苏北赶来考试的?”略有些对黄履庄的年龄可惜,可马上朱怡成又想起了件事,那就是这人的籍贯,眼下扬州还不属于大明的地盘,
邬思 道点头说道:“的确如此,不仅是此人,进士科中也有一人,不过此人是从湖南来的,考的也不错。”
“不容易……。”朱怡成叹了一声,这样的人才居然在清廷埋没了,实在是太可惜了,不过转念一想如不是因为清廷不重视科学,导致此人特意跑到南京来参加科举,自己又如何能得到人才呢。
见朱怡成对此人大感兴趣,邬思 道又特意说了几句黄履庄的情况,邬思 道早年游幕各地,对于黄履庄此人也是有所耳闻的,毕竟在二十多年前,黄履庄在扬州名气不小,从小就有神 童之称,十几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三十出头中举人,但后来一直科举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