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艺在身的旗兵精锐,因为喜欢使用看起来高大上的腰刀,一身武艺也算白糟蹋了。就像拿破仑说的——“两个马穆鲁克骑兵肯定能打败三个法国骑兵,一百个法国骑兵和一百个马穆鲁克骑兵势均力敌,但三百个法国骑兵大都能打败三百马穆鲁克骑兵,而1000个法国骑兵总能打败1500个马穆鲁克骑兵”。兵器上被克制,就算海龄手下的旗勇是那个年代难得的精锐,也难以抵挡英军的刺刀阵。
当然,不是说海龄手下的旗勇都用腰刀,他们也有用火绳枪的。但用火绳枪的更糟糕,因为清军火绳枪没有刺刀,遇到英军刺刀冲锋,只能挨打。而那些有近战能力的旗勇,却用的是腰刀(没办法,清军军官和精锐就爱使用腰刀,腰刀也是清军中身份的象征)。
明军也差不多,因为明朝钢铁冶炼非常发达,钢铁供应极为充足。所以,明军刀剑供应也很充足。像是锦衣卫的绣春刀和明军制式的雁翎刀,就已经很普及和有名了。
所以,刺刀在明清时期,的确能有所作为。这是时代的特点造成的,但若是你拿刺刀到唐初试试?陌刀阵绝对能秒杀刺刀阵……无他,人家就是比你长……
……
也就是说,套筒刺刀在这个年代拿出来,并没有特别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