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高句丽。
原因就跟李治有关,李世民认为李治软弱,未来国家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李世民就像趁着他还在位的时候,帮李治扫除那些外敌。
当时的环境下,薛延陀、吐浑谷和吐蕃已经被唐军要么剿灭,要么与大唐修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只剩高句丽一个。
所以,李世民决定远征高句丽,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为了李治,而不是后世所说,李世民好大喜功,想要完成隋炀帝没有完成的事业。
李世民一生已然不败,无论是文治武功,隋炀帝根本比无可比,李世民又何必因为高句丽的事情,强行去拿国家的底子跟高句丽拼呢?
只不过李世民算错了一点,李治治下的大唐,却是整个唐朝十分稳定的一个时间段。
虽然说后来出了武则天,但是瑕不掩瑜,更不用说武则天也算得上是个明君了。
有时候萧律就在想,如果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三个人在地府相遇,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番场景。
父亲、儿子、媳妇儿、儿媳妇儿、公公...
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李治还要叫武则天一声...母后?
双倍快乐?
咳咳咳...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