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
在这个吃人的时代,口径即是真理!
荷兰等西方海上强国的战船都已经配备了二十四磅以上的火炮了,十八磅炮对他们的主力战船来说都有些嫌小,朱慈烺自然不愿让大明落后。
至于制造,穿越者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朱慈烺将清朝时龚振麟发明的铁模铸炮法传授给了孙和鼎。
目前传统的铸炮工艺都用泥模,就是用水和泥,制成模具,然后范金倾铸,层层笋合。泥模必须烘得干透才行,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金属熔液,潮气自生,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施放时炮筒容易炸裂伤人。
泥膜烘干大概要一个月,碰上阴天下雨阴寒天气更是要两三个月,而且一具泥模只能铸造一尊火炮,随即随弃,不能再用。
铁模铸炮法就不同了,它是以铁为模,相比传统的泥模铸炮,工艺更加简单易行,节省了大量模具原料降低生产成本,还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制造周期也大大缩短了,最主要的是解决了蜂窝的难题,避免出现炸膛,大大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
孙和鼎是专业人士,一听就懂,他忍不住称赞道:“其法至简,其用最便,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事半功倍,利用无穷,辟众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