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大明将唐宋以来的养马制度汇合起来,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马政制度。
明朝的马政主要分为官牧、民牧和从边境马市跟游牧民族以茶换马。
很多人有个误解,南方没法养马,其实蒙古人征服宋朝以后,在中原各地乃至江南,都建立了养马牧场,中原的马或许不如草原上的马体积大,但耐力却比草原马强上一线。
草原上的马长期吃草,马肚会往下坠,质量差的草还会伤马的胃,而中原的马,吃着五谷杂粮,马肚子部分长出来的肌肉很是漂亮,马的力量和耐力也是超凡的。
大明通过马政的发展,官马保有数增加到不亚于唐朝的水准,在明成祖全盛时期边镇军马约四十万,京师驻军则有马十六万,官督民牧马匹二十万万,驿马八万,官马总数就有九十万。
自明成祖后,大明国势渐弱,马政发展的也一塌糊涂,对民力耗费极大,在明末的时候,全国的官马差不多只有全盛时期五分之一不到。
凤阳马场原本是大明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马场,如今被勋贵和卫所军官糟蹋,已经基本废掉了,好在每年还产一些马,勉强维护天武军的骑兵。
在朱慈烺的计划中,骑兵也是重中之重,他想打算出一支人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