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监国,再听从殿下的决策。”
朱慈烺点点头,上前道:“起来吧,回去泡个澡休息一晚,明日启程,大军南下!”
孙应元和周遇吉都是历史上为国尽忠之人,无论敌人招降多少次,他们都毅然选择战死,品性没得说。
孙应元是最早跟着自己的人,忠心度毋庸置疑,周遇吉为人耿直,也算忠心可嘉,二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为国考虑,并非违反军令。
朱慈烺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把两人换掉,如果那样,那他以后也没什么可用之人了,有的也是一群杨士聪之流。
不怕武将有思想,就怕为了一己私利拥兵自重,只要他们能服从军令,忠勇报国,为人正直,其他都是小事,目前整个大明想找出符合这几点的武将,怕是已经不多了。
朱慈烺能用杨士聪、吴伟业这些品性不佳之人,如何容不得孙应元、周遇吉,再说二人年龄也不小了,用他们开疆拓土最多也就十几年。
到时候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天武军年轻一代成长了起来,从小接受洗脑的五千多孤儿也会成长起来,成为围绕朱慈烺统治的新一代权贵。
那时朱慈烺正直盛年,带领同龄的一票权贵继续对外开疆拓土,天武军老一代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