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风险?
“等那两位老师回来,我再看看情况,确定了最终剩下的人后,咱们开个会,制定一下以后的教学方向。”杨天明道。
虽说他来当这个教授,是有目的性的,但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身在其位,就要心思 其事,现在多做一点,也能给未来的修道学院,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没等多久,剩下的两个老师回来了。
毫不意外,这两位也是草包饭袋,你要让他们背《易经》,能从头背到尾;但要和他们将易理,则一个个就懵了……
于是乎,在开除了最后这两位后,仅剩下赵天、那位买菜的尼姑大姐,以及一位老道,和一个老先生。赵天不用多说,是杨天明的老相识;尼姑大姐姓何,原来叫什么名字她不肯说,反正在灵气复苏,看准“修道好发财”这个机会后,就顺势把名字改成了何仙姑……包了块头
巾,没落发就当了尼姑,自称:带发修行。那位老道本是落魄道观的普通老道,道号无量子,自称无量真人,所谓的修炼也不过就是靠着道观那点微薄的香火钱过活度日,平日里没什么事,就看道观里留下的一些
古籍,其中有些正是修道功法,只不过在灵气枯竭的时代,实在很难无师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