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没有必要。
不是非要做到白起那种程度,以林正阳私心来观,白起那种程度,已然近乎伪,是纯粹的收敛人心的谋略而已。
为人吸脓血,何其恶心,纵使父子至今,有几人能做到?
假如至亲如此,尚可理解为孝心,你白起一军主将,为一寻常士卒做到这等起步,不是赤果果的权谋又是什么?
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是以那士卒之母,便“哭其子”,自言其子必死。
从这里来观,白起一生,行事过于功利,而少真心,以至于后来落到那个地步,除却朝堂之争,难道就没有自家过于功利的缘故吗?
林正阳治军之策,无非是赏罚分明,厚待士卒八个字而已。
厚待士卒一条不必多说,当兵吃粮本就是常态,不给待遇谁会投军?
赏罚分明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极难!
越是王朝后世,越是阶级固化,上升通道越是狭窄,无数人才挣扎于底层而不得提升。
林正阳能做到赏罚分明,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便已经是大不易了······这还是得亏了他白手起家,此时军中派系尚未形成,靠人脉关系上位的很少,所以他才能轻易做到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