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秦昭选择火绳打火。
只用了一刻钟,秦昭就用细豪笔画出了黑尔火箭的正面图,侧面图,内部结构图,四大截面图。
铁匠们和烟花工匠们唯一要研究的,就是逼迫火箭旋转的螺纹尾翼,研究它的具体角度。
这个尾翼当然是要和整个铁壳火箭一体的,最好是铸造火箭壳子时候就一体铸造。但是这又有一个问题,就是螺纹尾翼的螺纹角度到底要多大。是一度两度就好,还是十几度才有效果?
这需要工匠们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
秦昭给工匠们不限量地实验材料,再给工匠们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一个月内研究出螺纹尾翼的角度。
以六个人一小时造一枚火箭弹的速度计算,一个月的时间可以造三百枚火箭弹,足够完成各种角度的实验了。
当然,为了降低这些明代匠人的无用实验数字,秦昭又给匠人普及了科学实验需要的数学选择问题。比如说要在1到10之间取一个最好的数字,并不需要将一到十都做出来实验,而是上来先测试二点五和七点五哪个好,然后再检测一点五和三点五,或者六点五和八点五哪个好就可以了。
秦昭循循善诱,给六个工匠们讲了一个小时的实验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