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原本依赖这些为生的工匠的活路。
不是说工匠学堂不能设立,而是在斐潜还不能保证全国性的控制的时候,这些东西的副作用斐潜无法消除,贸然的举动反而会造成许多不可预估的不良结果。
很多东西也如同现阶段的工匠制度一样,虽然不合理,但是不是穿越者想怎样改就能怎样改的,想当然的后果一般都很差,毕竟现阶段的工匠制度是在几百年间不断累积而形成的,又怎么能说改就改?
斐潜觉得,汉代现在的工匠学徒传授体系,加上以家族血脉等等的利益相关,已经是比较完善的一个架构了,毕竟汉代普通民众的知识程度都不高,就凭借所谓工匠学堂的几堂课能学到多少东西,又能懂得多少东西?
还不如跟着师傅,手把手的传授更有效率。
同时血统亲属关系虽然限制了工匠技术的传播,但是同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原始的技术知识的保护,更何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斐潜懂得的这些技术,是不是也是先人们一点点的累积下来的,冒然的拿出来广泛传授,是不是也对不起那些冥思 苦想的先人们?
所以斐潜就干脆放弃了在平阳设立工匠学堂的想法,就算是将来要设立,也是建一个全国性的,具备一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