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了出来,也算是双方就郑氏这个事情达成和解,告一段落表示的一点心意……
斐潜其实一开始也没想着要将关中这一批士族豪右赶尽杀绝,就像是惩治吏治,抓大放小,水至清则无鱼是一个道理。
要改变,就必须从顶端开始改变,上层没有决心改变,其他再多也是空谈,华夏人习惯了至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斐潜要改变三四百年内形成的所谓惯例和规则,自然就需要掌握顶端的权柄。
而在这个权柄之上,有两只手握着。
一只手代表山东,姓袁。
另外一只手则是代表了山西,姓杨。
因为山西士族这么多年被严重打压,连带着杨氏也在大汉朝堂当中话语权一直不如袁氏,而现在,二袁在山东争夺话语权,而杨氏却显得越发的衰落,衰落到了杨彪无人可用,竟然用如此愚钝的将领为帅的地步。
围了桃山,这是想要干什么?
斐潜原本建设守山学宫,一是为了培养自身的文员官吏,二是为了推动胡人汉化的过程,第三也有一些为了拉拢山西士族的心思 ,毕竟当下学风鼎盛都是在山东,而杨彪手下这毌丘兴,二话不说便围了学宫,就不怕寒了山西士族的心?
当然,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