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量产,什么时间能够完全产出,斐潜也并不清楚,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只要西南商路一开,除了大笮之地之外,还有交南的香料,稻米等等,肯定可以给川蜀的这些大姓大户找到新的征战目标的,而这些目标的奖励,自然依旧是爵田。
川蜀之然也就自然像是关中士族一样,对于这些爵田欣然接纳,而跟随而来的爵田制度也就算是站稳了脚跟,接下来就是养一头肥猪,杀一头,再养下一头……
封建王朝最大的弊病就是土地,而土地这个东西在封建时代是流通性极差的,新王朝手中有大量的土地,分封的过程当中自然四海升平,但是随着朝廷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地方势力越来越强,自耕农越来越少,大地主越来越多,矛盾动乱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虽然朝廷有查抄处死某一个士族世家,然后重新分配土地的权力,但是这样的权柄在士族联姻和地方势力庞大的前提下,会越来越无力,甚至被地方士族倒逼也也不少见,所以基本上来说,原先的土地政策,流通最终都会卡在了士族大姓手中,朝廷无法有效的回收土地资源,也就无法真正的让土地流通起来。
然而爵田制度就在一定程度上让土地在特权阶级里面流转起来,就像是商品一样,不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