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式相等,则它们的对偶式也相等。
在这里,它是指两种看起来不同的物理理论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等效效应。
S对偶,指的是一种微扰弦理论中的强相互作用粒子集,在某些个案下可被视为另一套完全不同理论中的弱相互作用粒子集。
T对偶,就是在半径为R的圆环中传播的弦与半径为1/R中环状中传播的弦等效。
他们发现,I型弦理论在S对偶下与SO(32)杂化弦理论等效。
IIA型弦理论,在T对偶下与IIB型弦理论等效。
……
通过五种弦理论以及十一维超引力之间的各种对偶以及等价关系,即可以将五种弦理论统一起来。
这五种弦理论,每一种都是M理论不同的极限个案所产生的结果。
这便是威滕在现实世界中提出的M理论,并引发了第二次超弦革命。
M理论揭示了相互作用以及时空的本质,暗示了它们的非基本性。
特别是,该理论预言了额外维和超对称性的存在,首次为一些黑洞熵提供了微观解释。
但是,在建立M理论的过程中,庞学林和威滕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