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感提升。不少拖家带口的关内人也开始往外迁移。
这股航海的热潮,随着北地时报的风,迅速席卷,就连朝廷都听到了风声。
北地最南边,有一个名为锦新的小村落,因为临近海边,所以几乎全村子的人都以打渔为生,北地的大型船坞就设在了此处。
一个名为张寒松的青年,穿着一身布衣,像往常一样提着鱼篓上了集市。
“老乡,你这鱼多少钱?”有穿锦缎的下人过来问。
“二十二文一斤,都是刚打上来的,还活着呢。”张寒松长的壮实,但实际曾经是个读书人,屡次落第,后放弃科举,跟随父亲东奔西走。他其实搬来此地不久,却极有语言天赋,刚一来这边,一口方言已经说得很溜。
客人拎了一下鱼尾巴:“有些贵哦!”
张寒松也不说话,这个集市鱼卖的多少钱,他有数着呢,比他新鲜的没他便宜,比他便宜的没他新鲜,这个客人迟早会回来。
客人见他也不挽留,也不热情,顿时甩袖子就走了,张寒松一点也不介意,他仍站在原地守着鱼篓。
“听说了吗,咱北地要开海运了,靖王正网罗各种技艺的人才。”
“可不是,我听说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