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儿子咬着桂树枝,说:“二月初十,我上山祭祖,发现山上的水源不少。”
“明日我们上山寻水去,春耕不能落下了。”
苏灵雨很少听说有旱灾,水灾出现的次数,远大于旱灾。
现代的科学技术发达,让农民拥有了人工降雨,拥有了南水北调工程,大大降低了旱灾出现的机会。
而这里不一样,靠老天爷赏脸吃饭。
旱灾、洪涝,轮着出现。
倒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地动,让她给遇上了。
苏灵雨捏着地上的泥土,对村长儿子说:“让村民多种桑树,多养蚕。种田收不了稻谷,至少养蚕能获得更多收入。”
他们一听也是这个道理,都说自己的见解。
“种桑树用水少,应该够用的。”
“得要备好后路,怕是干旱要来了。”
“李盈来了。”
同族同宗,他们依照以前的名讳,叫她李盈。
李盈臂弯勾着一篮子,沉甸甸的,必定是吃的。
后边跟着阿贵,阿贵肩上挑着一担茶水。
大家心动了,想知道吃什么,喝什么。
机灵的同辈小子,跑上前去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