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这便是秦隐的特权。
他可是清楚着汉献帝已经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再是唯唯是诺的样子,而且对他同样有着诸多的心思。
但他并没有忘记着,除非发生着大事,或者是他有所安排的,不然的话,并不会去理会着朝政,由汉献帝自己去处理着。
所以,他们之间还是显得十分的和睦。
看着大殿之中,纷纷发言的大臣。
又看了看秦隐,还有没有什么言语上奏的秦隐的一众麾下。
坐在龙椅上的汉献帝,却没有着什么的办法。
自王允的事情,他和秦隐之间便存在了一条裂痕,而那时开始,也不知道是想通了,还是别的,对于秦隐提出的政策,那是力排众议的,坚决的同意着秦隐提出的政策。
好像是想要修补着他们之间的关系。
秦隐除了提出着一些政策外,并没有插手着政务之事,这也让他安心了许多。
他可是明白,不能跟秦隐翻脸的,一旦翻脸,在朝堂之中,不说秦隐的部众,就其余的大臣,十有八九的都会投到秦隐的麾下。
书院的开启,蔡邕等一众老臣多数被秦隐安排进了书院,教书育人的。
新进入朝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