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上次的那个酒坛炸弹。
南寨的东北角还有隐隐红光冒出,那是蔡显忠炼化铁块的炉火的光。这个十二世纪初期的中国地界上,不知有多少地方,像山寨一角的炼铁炉一样,隐约有工业革命的火种在燃烧。
事实上,在北宋的徐州、兖州、邢州、磁州,伴随着煤炭的开采,冶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北宋后期每年铁产量大概有八百万斤,元丰年间,随着官营铁冶退居到次要地位,对民营铁冶按“二八抽分制”纳税,结果元丰年间的产量竟然达到了3000多万斤。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最主要的就是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而机器生产的前提就是钢铁和煤炭的生产。
周南一直觉得,在北宋,有着极强的商业氛围,有着宽松的生产条件,有大量的煤、铁的产出,更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文化的加持,是有极大可能走上工业革命道路的。只是随着靖康之耻,北方大部分地区归入金国版图,南宋也就失去了大量的煤、铁产地,工业革命,想也别想了。
现在周南只是想依靠炸弹,来争取一块自己的土地,属于自己的地盘。至于将来是否造枪造炮,要看这个时代的技术是不是支持了,毕竟他不是理科生,方向和大概原理他知道,可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