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分岔的支流“注宾河”畔。
船队在河流分叉口拐了个弯,向南而行。有河就是方便啊,也多亏楼兰人其实也是个水上民族,不少人精通水性,善于划船,据说棺椁都是船棺。
于是当汉军行动时,尤还等罗布泊边讨生活的渔民船夫被征募入伍,入冬后候鸟都飞走了,打猎成果不大,为汉军打工反正报酬更多。
当他们沿着注宾河行了半日,休憩一夜后,次日清晨钻出帐篷,任弘却眯眼看向东方数里外,在阳光照耀下,那边出现了一个土丘轮廓,上面插满尖木桩的建筑。
任弘指着那建筑问道:“那莫非是一座烽燧?”
“不是烽燧,也不是城,而是墓地。”
司马舒打着哈欠出来,滔滔不绝说起他亲眼去见过的场景:“那是一座大沙山,下面埋了上千口船棺!”
而司马舒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沙山上插着的数百根胡杨木桩了。
“根根都高达两丈。”
平日里就喜欢说荤段子的司马舒,有些猥琐地比划着自己晨勃的下体,表演给众人看:
“有的木桩长得像这活,上粗下细,缠绕毛绳,固定草束,顶端还染成了红色。”
“亦有不少木桩则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