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制止的军户逃亡事件也便越来越多。
这是明末普遍发生的现象,朱由桦利用的正是这点。
朝廷不会去管你因为什么没有足额,朝中官员只会互相推卸责任,最后遭殃的只能是最底下的各卫指挥使。
南阳卫的指挥使起初听见这话的时候,其实也是吃了一惊,但后来他仍然同意。
朱由桦也知道,之所以卫所上如此痛快的答应,这不是被自己的王霸之气摄服,而是因为有迹可循。
多出来的三千六百名南阳营兵士,名义上统属于南阳卫,但实际上,他们所有的开销都不需要卫所负责。
就和南阳府衙给南阳一建在全境工程的承包权一样,南阳卫需要做的,就只是将南阳营的将校名字填在卫所兵册上,仅此而已。
文武官员们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谁都不会去说,因为没人喜欢没事找事。
……
几日后,南阳城东军营内,飘起了南阳卫的大旗,近四千名官军入驻五于此。
卫所来的人正在为南阳营散发制式的衣甲和兵器。
按规矩,卫所兵每人有一薄一厚两件鸳鸯战袄,一副布面甲,一顶铁盔,一双战靴。
武器方面,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