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持续了十几分钟,陈宪从炭火中抽出红热的刀看了几次,最后一次,他从炭火中抽出刀体,看了一眼,就毫不犹豫的就将刀伸体入了旁边的长槽形的淬火池中。
半分钟后,陈宪将刀从水槽中拿了出来,原本直的刀体已经变成了一种漂亮的弧形。
这是因为,附土烧刃的时候,在覆土层的保护下,刀背和刀刃受热冷却的速度不均匀,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刀体在淬火过程中产生了弯曲变形,最终形成了这种弧形。
陈宪仔细的看了看刀体,变形方向没有歪曲,刀体的弧度非常漂亮,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整个附土淬火的过程,陈宪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进行的,没有让学徒参与。
附土淬火是陈宪对自己手艺设置的第二个防火墙,不知道附土,不知道胶泥的成分比例,不知道淬火的温度和时机,照样不能复制武士刀的锻造技术。
接下来就是研磨了,武士刀的研磨非常复杂耗时,需要粗细不同的各种磨刀石一次次打磨,武士刀只有经过大师的耐心打磨,才能将他的美丽完全展现出来。
先不说陈宪没有那么全的磨刀石,就算有,他也不打算花费几个月去打磨一把刀。
好在陈宪在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