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常的事情,比如逼租,比如征役,比如杨家的高墙大屋,比如杨家的锦衣玉食,似乎都变得无法接受。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忆苦中,往日的东家,往日的员外,渐渐的就变成了恨之入骨的仇寇!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陈宪也有些胆战心惊,不断的给这些少年灌输,封建势力还很强大,我们现在必须潜伏忍受的概念。
好在这些少年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级,正处于渐渐懂事的年级,又没有坚定的信念,一旦被人洗脑成功,就很容易盲从,容易控制。
杨家安排进来的几个子弟,就是在这个时候,先后来向他自首自己卧底身份的。
对于这一点,陈宪并不奇怪。
能被杨家人安排来他这个小铺子里当学徒的子弟,绝不会是主脉子弟,都是杨家控制的匠人子弟,这些匠人在杨家的地位与奴隶无异,被陈宪洗脑之后,这几个少年对杨家的仇恨更深。
这几个杨家卧底的投诚,曾让陈宪十分兴奋,他激动的原因并不是卧底的投降本身,而是因为,没有比这件事情更能说明他洗脑的成功。
对于自首的卧底,陈宪十分大度的表示了谅解,他告诉这些少年,不必替他隐瞒什么,只管他教的技术告诉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