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下,迅速变成蒸汽,和混合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硫酸。
由于混合气体不断涌入,水蒸气不断产生,铅桶中的气压增大,在气压的作用下,多余的气体通过圆筒上段的一个铅管通往下一个相同外形的铅桶的下端入气口……
在铅桶中生成的酸雾渐渐凝结,降落在铅桶的底端,并通过铅桶最底端锥形尖端的出料口,流入下面的细口陶罐中,被收集起来。
经过几次调试改进后,这个微型的铅室法硫酸生产线就成功的生产出了硫酸。
铅室法硫酸生产线,无论从原理上,还是从工艺上,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难点,以陈宪掌握的手段,建造起来并不困难。
不过,光是生产出硫酸还并不算成功,原料的配比,喷洒水量的多少,都需要掌握,才能生产出杂质比较少,浓度比较高的硫酸。
好在再那位网络写手的资料中有元素周期表和铅室法的反应方程式。
根据这两样东西,陈宪就能比较容易的计算出各种原材料和添加剂的比例,再通过实验,就能将各种原料的配比固化下来。
最终,陈宪生产出了浓度在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浓硫酸。
百分之七十的浓硫酸经过加热蒸馏,就能得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