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血儒生 > 第十一章 何以谈仁
有任何改变。

    “非我汉家,何以谈仁?”此话一出,大帐死一般沉寂。颜子卿看着方鸣石,炯炯有神。

    一千年来,“仁”已经成为儒家学说核心之一。

    若是武者这么说,一句“残暴”是跑不掉的,但残暴之后,没人会当真,武夫而已;但儒者这么说,毫无疑问,已经触碰到了百家底线,那是理念之争,与此界弘扬千年的“仁”之一字含义,完全背道而驰。

    自大秦始,诸子百家合称儒者。儒,柔也,术士之称,或称巫师、术士。三问九经中《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是指巫士地位低微,收入少,做事时仰人鼻息。所以弱就是儒的本意,即柔。古同“懦”,心之所需,也指柔弱如水的意思。

    千年以来,虽历经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曾有七望之一,孔家先祖指出君子儒、小人儒差别;也有后来的俗儒、雅儒、大儒区分。历经始皇帝和诸代帝君的皇朝同化,儒,由“以道得民”到如今更加完善的“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其最核心的“仁”一直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三问九经中详细记载:《郑风?叔于田》一篇曰:“洵美且仁”《齐风?卢令》一篇曰:“其人美且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