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三人立志科举,那自然不能耽误太多时间处理杂事;颜子云,不是能沉下心做琐事的人。
解决办法颜子卿不是没想到:睢阳书院。睢阳书院有学子近三千余人,俱是秀才功名。年幼者十余岁,年长者四十余岁,里面不乏有屡次不举、心灰意冷者;不用多,十余人就能解决大问题。而且,颜子卿还有其他事需仰仗睢阳书院。
眼看年关将至,科举日益临近,再有三个多月就是县试。其他科目暂且好说,时文一项是颜子卿硬伤,往高了说是中等水平,但在方鸣石的话语间,颜子卿能听出来:离进士水准,还差得远。颜子卿别无他法,只能依靠前世绝学“应试教育”,以“背诵名篇”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谁让“自己”记性好?这是一般人羡慕不来的。时文选集哪里最齐,自然是睢阳书院。
前次因车麻子来袭,睢阳书院的邀请,未能赴约,颜子卿略有歉意。此番正好亲自去一趟:解释前嫌、招揽人手、借阅时文。
从杭州府到云中城,骑马需要两天,早上出发,晚上天黑时正好达到一处小镇。小镇大型客栈只有一座,客房还有不少,可上房已经没了!
“没上房了?”四斤二话不说,“啪”一声丢出一块二十两银子。一行十几人,其他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