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
苏和仲不光彻底满足了其“变态”的欲望,而且彻底报了“中秋赏月之仇”。颜子卿挑了几首既脍炙人口又不会惹出麻烦的绝句抄了上去,随后是九十多首历史上名声不显的五言诗。
“哎!佑之什么都好,就是时文差一些!”苏和仲手里拿着颜子卿上午的时文卷,和下午的“制艺”卷,很惊讶。惊讶一个人能有如此才华的情况下,时文却能写的如此烂。
周围一通阅卷的各县教谕们也是连连点头:一百首诗写满的只有颜子卿一人,而且首首精妙;偏偏三篇时文……教谕们大多是没能中第的举子出生,水平很一般,可让他们说出一个“好”字来,依旧很难。
府试结束第二日,成绩单又贴在了府衙前照壁上。
案首:颜子卿 八百七十五分
其下,陆续还有第一等:
王熙河 八百零一分 一等第一名
林晓泉 七百三十分 一等第二名
……
一等还有二十七名;二等五十名;三等一百二十人名……其余不入等,六月后前三等两百名去云中城参加三月院试:决定你是否有成为秀才的资格。王熙河出身钱塘王家,“制艺”一科只写出三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