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南方地窖潮湿阴冷,农户们没有挖地道习惯,难以强行推行;三是地形负责,有的地方靠海实在不适合挖。”
归根结底很大一部分都是钱的问题。这个法子,靠官府强行去推是不行的,下面能找各种法子敷衍,只有叫百姓们主动去作为、想办法,才有可能成功。
“还能建烽火台,沿海所有村落都建,一村有事马上传遍全府。若贼军势大,百姓们可把粮食和贵重物品藏进地道,暂时躲入临近有围墙镇子。只不过需要大量钱粮……”这建议是戚元俭提出,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戚元俭顶着一个大猪头,坐在队伍最后面。先前众人会面,伍云易大惊追问原因。戚元俭吱吱呜呜半天不回答,逼急了说是乍浦一战受的伤,满脸哀怨。
“还有海军,倭奴犯边依靠战船,若有一只强悍的海军定能事半功倍!”徐文青的话这次得到苏和仲首肯。
苏和仲虽是文官,但也知道倭奴们侵边依仗的就是海船:“云州水军刘将军、中郎将邓将军手下就有战船,定可大用。”想起还有一支没来得及动用的力量在侧,苏和仲踌躇满志。
谁知徐文青一盆凉水就浇了过来:“学生说的是海军不是水军,刘将军他们的战船,下不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