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蜘蛛网,地面和两块面板上半寸厚的灰,这对有洁癖的人来说……幸亏进来的早,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打扫。
每排号房边站着两名士兵,这次监考的考官不再是文员,而是手持长刀的军汉。
打扫卫生的时候,颜子卿发现不少“前辈”留言:
“某年某月某留字于此”、“某某某多少年应试于此”、“某某在此向后辈师弟们问安”……千奇百怪,无所不有。颜子卿想了想,也留了一行:
“元祐三十八年秋,杭州颜子卿在此随波逐流!”
“咚——咚——咚——”随着三声鼓响,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乡试,正式开始。一名名衙役、军官、小吏捧着封印着试卷的纸袋,穿梭于一个个号舍之间。
诗、词、赋……明经、墨义、诸子技……军策、民策……算学、衍学……。在紧张的气氛中,两天时间很快过去。
每场交卷之后,试卷马上被集中存放。在和明远楼相连的院落中,在负责监察的监临官监督下,所有试卷在此整理、分类、挑选……但凡试卷有破损、印记、污垢全被挑选出来,送到至公堂,审核之后用蓝笔抄录姓名,挂上蓝榜——等同宣判死刑。
合格试卷盖上印记之后,送到左侧弥封所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