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中,直捣围攻皇宫的大周兵马的腹背。
双方的兵力逆转,大周城中兵马尚有十三四万,而辽军总兵力竟然猛增至二十万左右,实力对比陡然逆转。更麻烦的是阵型,增援的辽军和皇宫中坚守的韩德遂所率的辽军呈南北夹击之势,将大周兵马夹在了当中。
这种局面之下,白奇和马青山即刻向杨俊建议,立刻停止攻击,转而集中突围。但是,杨俊此时却犯了致命的经验主义的错误,他将当年和西夏主力正面交战一举击溃他们的情形当成了和眼前一样的局面,他认为自己依旧能够复制当初的那一战。如果能在此处将辽国大军正面击溃,则局面将完全落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否则在拿下析津府继续进兵北上的时候,还是要和辽军主力进行决战。与其如此,还不如在这里进行决战。
当然,杨俊也不是我完全没有权衡战力的对比,对方人数超过己方数万人,这是不争的事实。杨俊的决定不能不考虑实力对比的因素。但他在看到了对方增援的兵马的装备之后,发现对方增援的兵马并非辽国正规兵马,那些人身无盔甲,兵刃也都是七拼八凑的,战马也非精挑细选的,明显是临时拼凑的兵马。这是一只不知从那里冒出来的杂牌军。杨俊认定他们的战斗力不会强。而且,杨俊认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