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号的钱都是谢丹红和谢莺莺出资,两个人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了,凑了四万两银子,可谓是破釜沉舟了。现在光是房租便要花掉三万两,后面还如何进行下去?
很快,位于御街以西的曲院街一处地点也被林觉排除,几乎是同样的原因,让林觉觉得房租太高,这会让经营成本变得更高,而且会影响后续的装修和其他方面的设计预算。林觉决不能容忍用一种粗制滥造的方式开始大剧院在京城的演出。
就这样,众人不得不离开相对繁华的内城,赶往外城的最后一处相中的房舍。那是位于保康门外,位于城东南角的蔡河和汴河之间的一条小街上的一座巨大的临街木楼。不仅有临街的两层楼房,而且与之配套的居然是后面的一座大宅院和十几座房舍。
一问价钱,整座楼房和宅院加在一起,一个月租金一千两。一年便是一万两千两银子。这个价钱比之内城两处的租金足足便宜了近六成还多。而且,这房东家还只是半年一收租金,并且同意对前面的木楼进行改造。只是提出要求,最终不租的时候要求给予还原便好。
林觉当即拍板,要定下此处作为大剧院在京城的第一家分号的立足点。不过,对于这个决定,谢丹红颇有些担忧。
“林公子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