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开张的江南大剧院而言,炒冷饭便会适得其反了。
所以,为了规避这些风险,林觉决定亲自创作一部剧目。当然,随行来京的有几名是江南大剧院带来的专司剧本创作的落榜举子,林觉自然不肯放过他们。让他们在旁磨墨铺纸,并且根据自己的故事梗概设计对白台词,想像场景灯光等等,进行集思 广益的头脑风暴。
林觉并不想出什么幺蛾子,他这次要写的是在大周朝民间有所传闻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林觉曾经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梁祝的故事大周朝虽然流传广泛,但却没有任何一本关于这个故事的长版本。大多问及便知,但详谈便不解。于是林觉决定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写成长剧本,作为江南大剧院在京城的第一场大戏。
大周朝目前还算是太平盛世,通过在杭州的大剧院的演出实践,林觉也算是摸到些大周百姓的心理。这年头民风奢靡,生活安逸,所以百姓们对金戈铁马之类的剧目没什么兴趣。相反他们更喜欢一些情爱悲欢之类的个人情感类的剧目。悲则跟着掉泪,喜则跟着欢笑。他们并不抱什么大志向,只想在简单的生活之外能够跟着剧中之人同悲喜共跌宕,带来一种满足感而已。而梁祝无疑和《西厢记》《窦娥冤》《杜十娘》一样,都是能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