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时间也是不为过的。严正肃本想着做更多的调研,更多的讨论和思 考,才着手进行变法方向和条文的制定。并且希望在事前进行试行,根据推行的情形进行修改。但是,情势却并不允许他这么做了。大周财政的恶化,边镇形势的吃紧,皇上心焦如焚,已经将希望寄托在这次变革之上。皇上希望能立竿见影,很快便可以让朝廷的财政吃紧的状况好转起来,可以应付内外的各种挑战。这也给严正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严正肃并不在意这些压力。他并没有什么畏难不满的情绪,相反,严正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力十足。因为他终于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终于可以为大周朝的振兴做出贡献。终于可以将自己一直以来看不惯的,充斥诸多弊端的制度进行一次大推翻和调整,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报负,体现自己的价值了。同样的,他从方敦孺身上也看到了这一点。一个年近六十的人,夜以继日的做事,非但没有丝毫的疲惫和倦怠,反而一直精神 奕奕干劲十足。严正肃知道,和自己想的一样,方敦孺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具体到变法这件事上,严正肃和方敦孺也私下里做了无数的沟通。他们都明白这件事绝非想像的那么容易。所以两个人确实做了一系列的谋划。包括造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