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危险,我不能不慎重啊。我也没法跟你解释。”
……
九月初三,兴仁府之战结束后的第六天上午,来自京城的旨意终于姗姗来迟的抵达。接到传旨钦差抵达的消息,郭冕带着郭昆林觉等众将领隆重出迎,一直迎接道西门外十里长亭之上。远远的只见数百骑裹挟着烟尘飞驰而来,马上骑士一个个如龙似虎,盔甲鲜亮,身材魁梧,精气完足。
所有迎接的人都心中暗自赞叹,他们都知道前来传旨的是谁。这一次来传旨的人可了不得,那是大周枢密使杨俊亲自前来传旨。之前应天府之战后吕中天曾去应天府传旨,这次兴仁府之战后枢密使杨俊前来传旨,两府首脑一人来一次,可谓是一碗水端平,不分伯仲。这恐怕也是朝廷特意安排的举动。
杨俊一身黑色铠甲,深蓝色披风随风飘扬。策马而来的身影依旧矫健无比。虽是六旬之人,但风采不减当年平定西北之乱时的样子,整个人穿盔戴甲骑在马上宛如一柄冰冷坚硬的长枪一般,带着一股锋利的杀气。
他身旁跟随前来的那些骑兵也是一个个如生龙活虎一般,这是杨俊身边的亲卫营部分兵马。
据说,杨俊的亲卫营都是从当年平定西北的军队将领和作战勇猛的士兵们的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