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之骥似乎对此非常接受,作为大明朝不多的改变阶级的方式,科举确实给人以改换命运的机会,可惜的是,也只能是给那些幸运儿们机会啊。
如果一套系统,只能每三年给大概三百人机会,而对于另外百万败犬只能说回家吃屎的待遇,那么对于谁都不是那么好的日子。
李向前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也很简单,这就是后世的那一身巨惨巨丑的校服的变种嘛,虽然丑,但确确实实达到了将贫富两拨人弄在一起的作用,当然了,到了后世,各种贵族学校出现,甚至到了可以在奥运会运动馆举办贵族小学运动会的地步的时候,那真就是素质教育的时代了。
穷人和富得流油的有钱人比赛素质教育,那不是吃屎了吗。
林之骥似乎却对李向前的见识也不断称奇,说道:“这就是圣人所说的,有教无类吧。”
李向前不打算对此多加什么评论,学校这东西,基本上是市场上需求什么,我们培养什么,而不能说大明朝的人对于各种治国的方略没有研究,无论是技术,治水,农业,实际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总结。
但一件事情,如果从制度和结构上就出现了问题,那么也就没什么办法挽回了,而我大明的问题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