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天下不太平的罪魁祸首是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于是,开国不久,他就对土地分配形式作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规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并且规定土地永远归农民所有,不准买卖。
严禁土地兼并,反对以强凌弱、以富欺贫,同时国家又鼓励垦荒,见丁授田,相当一部分无田的贫者因此获得土地,为摆脱贫困带来一线生机,社会经过100年的休息生养,经济日益繁荣起来。
当然了,这当然也是因为元末时期人口不足,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在这种福利时期,每个农民几乎可以拥有数亩以上的土地,还能有自己种菜的菜地,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
但好景不长,随着权力失控,儒生集团的胆量和实力壮大,毕竟,正如权力的问题,你不能让一个国家的内阁首辅,被一个警察追问:“老大,我这里抓到了一个随地大小便的家伙,我是把他枪毙啊还是罚款拘留。”
权力的下放必将导致寻租。
到了最疯狂时刻,“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土地兼并的浪潮下,一个个大官僚往往就意味着大地主,首辅徐阶拥有45万亩土地,家里的佣人奴仆有2000多人,这在当时并不稀罕,只不过当时有个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