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无论如何,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模型下,大小地主们是可以有压倒性的优势的,起码在帝都,还是有些力量,但是在新帝都的模型下,单纯的种地越来越支撑不起活跃的政治活动。
事实上,让在城里的工厂劳动所得比给人做佃户的收入高,正是长老们一直在做的,至于什么土地革命谁爱干谁干。
让种地受益降低,同时想方设法给那些佃户一条有着更高报酬的工作机会,如果这样的政权做不到稳如泰山,那简直就是贻笑大方了。
大明朝如何灭亡的?
国家四大阶层,皇帝代表的皇权越来越弱势,而商人和官僚代表的儒生勾结起来,对上欺骗,对下掠夺,下层平民几座大山在脑袋上,要么饿死要么造反,他们永远不了解的是,虽然皇帝本身的利益其实是和他们捆绑在一起的,但是皇帝却难以真正和他们联系到一起。
皇帝不可能一家家的走到民间,去解释自己的政策,解释自己要求的不高。
本来每人收一两银子就足够,但是在内阁大佬那里,他们加了二分,一两二,你想想看,内阁大佬都是科举的前面的优等生,还要熬上不知道多少年,到了内阁的程度,不知道还能活几年,捞你点银子又如何?人家在馆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