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按照法律,税收说不上高,但税率却是不同。
后世美帝的公司税,是在利润的35%上缴国库,堪称刮底三尺,但是好歹对于赔本的倒霉蛋总是网开一面,还有各种退税,但大明朝就混乱的很了。
明代的省内外过关纳税,有三不收:大人物的船不收,太监的船不收,进士和举人的船不收,不过前两样不好找,但读书人还不是遍地都是,这也是为什么举人如此吃香的缘故了。
请进士或者举人坐在船上当护身符,过钞关的时候,人家要钱,就让护身符出面对付,进士和举人堪称一专多能,他们不但推动了文化教育产业的繁荣发展,而且在民营航运领域大显身手。船主给他们的回报也丰厚,至于国家到底有没有因此失血,读书人自然是不在乎的。
朱元璋开始对商业是三十税一,后来也基本不收了,征收的商税也很轻,3%啊。
明朝由于在开国初期,商业被元朝掠夺性的破坏,所以朱元璋为了恢复商业,宣布对大部分商业免税,这本身是为了暂时性的政策,但一个政策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是会百般维护自己。
到了大明朝后期,农税大概占75%,盐税大概占10%,剩下的皇庄收入乱七八糟的大概占5%,商税只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