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打断了。为侯君集和薛万均说话这个,倒是挺满意的。不是说看的上这两货,而是做给别人看的。
侯君集和薛万均这俩,跟李诚的关系如何,大臣们心知肚明的。明明是两个关系不怎样的家伙,因为大家是同一个战壕里出来的,李诚没有不闻不问,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站出来帮忙说话了。这样的人,怎么说呢?“
聪明人”觉得他傻,智者则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战场上把后背交给这样的人,靠谱!
就因为一场战争做了同僚,就能当着群臣的面怼皇帝,与同僚同舟共济。难怪岑文本这个不怎么喜欢李诚的家伙,都站出来说一句“忠臣义士”。有
一种人呢,一向以君子作为标杆来要求自己,这种人在历史上有很多。君
子也好,小人也罢,李诚的历史观早就确定了。看人,不但要看他的道德品质,还要看他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发展,有没有正面的推动作用。陆
秀夫、史可法,算的上道德君子?但是他们却没有能挽狂澜于既倒,也没有做到扶大厦于将倾。这些,本该是他们的责任对不对?后人敬仰他们的品德,但是仔细看看史书,不难发现,陆秀夫属于山穷水尽。
史可法呢?起了反作用?南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