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就很高了,到了百济,那就是天皇巨星。李诚的诗作,在百济简直是被顶礼膜拜的那种。各种学习膜拜,没学过李诚的诗,你都不好意思出门那种。
李诚去了新罗,倒也没有引起轰动,但是换成去百济看看,那真是走大街上要被围观的。在新罗,就算是最喜欢汉学的,也就是那样了。但是在百济,对汉学的喜好那是b格。在新罗,李诚出门逛街什么的,一点事情没有。
在百济,出门逛街被人认出来,那是要被包围的。绝对是众星捧月,百济上下的贵族们,围追堵截的对象。用现代的话来说,圈粉无数。至于百济为何选择结盟高句丽这个事情呢,很难说脑残。这个阶段的高句丽,确实是个强国。
李世民三征高句丽都没能最终达到战略目的,再往前推,隋炀帝的三征高句丽,结局就更惨了。高句丽很强,至少在采取战略防御的时候,中原王朝受限于自然环境和后勤补给的压力,很难对高句丽构成致命一击。
这样以来,百济从自身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做出选择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后来高句丽内部出了问题,百济却没有改弦更张,那真是脑残了。朴
正勇很是不安,李诚在新罗的待遇是根源。这也就是欺负李诚没去过百济了,要是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