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代建筑太过于注重美轮美奂的形式,所以大多采用珍贵的木料,辅以精湛的雕琢,使之有若天上宫阙一般的华美。然而再是珍贵的木料,往往也经不住水火无情的侵蚀,不知多少美妙绝伦的建筑毁于天灾与战火之中,只留下遍地残垣以及史书之上的寥寥文字,后人却只能从废墟之上,凭空想象着先祖们创建的丰功伟业。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因为有了水泥,使得石质建筑的砌筑更加容易,难度减少,工期缩短。
三人一前两后进入大堂,李二陛下父子顿时便被宽敞亮堂给震了一下。整个大堂极其宽敞,脚下是打磨得光可鉴人的汉白玉,数根石质柱子将穹顶高高挑起,阳光从穹顶倾泻而下,石柱上安装了数十盏灯烛,即便是夜里亦可灯火辉煌。
由大堂向四周观望,三层建筑每一层都有栏杆,围绕着中空的建筑直抵屋顶,这种建筑方式极其少见,有那么几分异域风情。
而在大堂正对着大门的地方,摆放着一个高达一丈、宽三尺的长方形器物。
名贵的紫檀木所制,上半部嵌着一个圆盘,周围等列划分刻度,圆盘中间有三根指针,最细最长的那一根正肉眼可见的旋转着。
下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