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称颂!这可不是图个虚名那么简单,在这个无限推崇道德人品的年代,一个好的名声,简直相当于一道护身符!
只要这本农书编撰成功,房俊的名声必将天下传诵,届时说是免死金牌还差点,但是趋吉避凶绝不为过!
既能将自己先进的农业知识传输天下,帮助更多的农民多打一石粮、多吃一口饭,还能提升自己的名声,扭转以往“棒槌”的破名声,简直一举两得!
不说远的,就是现在,窦静对房俊的观感就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一首一首经典到足可传世的佳作,已经将房俊的地位推崇到士林的巅峰。
大唐的文化界最讲究的就是“诗酒风流”,在八股文尚未出现的这个年代里,一篇不朽的诗篇传世,便可以奠定一位文人崇高的地位,甚至可以让一介白丁凭此鱼跃龙门,成为官员!
而房俊的名诗又岂是一首两首?
可以说,大唐至今为止,在诗词一道,房俊的成就足以碾压所有的鸿学大儒!
随着崇贤馆内“抄袭”事件的传播,以及房俊多首名篇的流传,现在的房俊虽然仍未摆脱纨绔的名声,但是士林却以及承认了他的地位。
不承认不行,人家诗词写得确实是好…